普罗米修斯之火&阿喀琉斯之踵
近水楼台先得月。
偶尔到清华大学出版拜访、讨论、翻阅、研读,忽然又发现了部刚刚印出的行将在全国上架发行的新书《审慎变革,区块链与证券市场的未来之路》,于是赶紧申请本样册以便作为第一位读者认真品鉴。
十年前之前伴随比特币诞生的区块链如今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黑科技”,一跃成为令人寄予厚望的“新经济蓝图”。从境外的学界研究和业界实践来看,资本市场的交易结算等基础设施领域已被公认为区块链技术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本书从金融市场从业者的专业角度,全方位解读境外证券市场区块链项目案例,深入剖析“资本市场+区块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尝试探寻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审慎变革之路,为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及广大市场人士、投资者了解区块
链在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专业参考。
技术分析、案例参考、实施指南兼具,果然是本非同凡响的好书。三位联袂作者,李中、周思宇、李杨都毕业于名校,工作大都是出身于金融和区块链的交集领域,既有资深的金融从业经验和金融监管履历,亦有区块链创业或区块链研究历史,更有甚者学术研究功底深厚,有的则是知名媒体撰稿人或专栏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国际证监会、证券登记结算、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科技、科技监管、金融统计、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金融科技跟踪研究,这些关键词是贴在他们身上的精英标签。于是强强协作珠联璧合出炉了这部好书,从实践到理论、从国内到国外、从过去到未来,纵横捭阖有条不紊地呈现了区块链技术以及相关应用的来龙去脉与源远流长。
从比特币、比特币之父、比特币白皮书,到照猫画虎涌现出的包括但不限于莱特币、域名币、狗狗币等等成千上万种的山寨币和空气币,再到以瑞波和以太坊为领军的区块链崛起;从区块链行业组织R3到DAO亦有道的智能合约初探,延伸到资本市场交易结算的前世今生和现实机构运营管理的全流程诸如交易、登记、托管、存管、结算等等,痛定思痛地分析如此完全却复杂的资本市场却时而充斥着冗余的环节、自动化程度落后、数据黑箱、单点失败风险,但是,区块链是否可以成为真正的未来交易结算的基础设施,成为变革证券市场的普罗米修斯之火还是可以疗愈式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阿喀琉斯之踵,是否真正具有传说中的那些成功秘籍和先进性,是否真正具有基于密码的信任、效率的润滑剂、降低系统风险、交易智能化推助器、监管科技利器、数据安全防火墙等等功能。区块链的规模化系统化应用是否真的会带来市场公平有序、运作安全稳定、交易灵活智能、处理简洁高效,针对如此种种的疑问和假设,作者精选并奉上了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CHESS系统替代项目、德意志交易所区块链投票系统原型验证实验、伦敦黄金交易结算系统相关的欧洲清算银行Euroclear Bankchain和英国皇家铸币局RMG、纳斯达克私有股权管理平台Linq、以及基于数字资产与公有链应用的ICO案例Overstock To和Nivaura公有链证券发行等多个国外尝试的应用案例,希望读者们可以由此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于国内和国外之际,本书分析了区块链在资本市场发展的远虑近忧,揭示资本市场是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理解传统中心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分析业界对于区块链的技术的态度,提出了区块链技术目前存在的局限和不确定性,推理出资本市场区块链设计的几个重点问题诸如准入许可、网络范围、技术治理中的应用标准化、智能合约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
种种问题之下,本书亦提出了走稳我国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变革之路的解决方案,从政策和市场的发展环境、我国资本市场区块链技术的系列需求以及交易结算和监管等应用场景预设出发,趋利避害地把握资本市场发展区块链技术的中国机遇,高点定位、加强研究、助推金融体系建设、建立符合国情的应用场景,坚持政府主导并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块链技术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守住风险底线,确保改革蹄疾步稳、实现资本市场发展的审慎变革。
这是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海内外兼顾的区块链金融现实主义、经验主义、国际主义、民族主义、理想主义兼具的富有指导作用和参考借鉴价值的超级读本。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去年,我国曾经出现区块链及与其相关的虚拟数字代币过热现象,各种团队组织与流派风起云涌,以募资和交易为主要目的项目、团队、路演、自媒体、公众号忽视涌现如东风夜放花千树,坊间还被分类以链圈和币圈,甚至几乎成为鱼龙混杂的江湖。但是,很快随着监管而又更吹落、星如雨。这不仅仅是区块链亦是所有人物和事件出世入世立足于社会的通则和规律。当少数人的不当得利建立在普罗大众的损失基础之上,当显失公平导致的更多更严重的灾难性事件发生,即使没有政府监管,旷日持久的试错和系统性风险亦会以别样的形式让社会重新回归理性、回归均衡。而这部书则是市场过热之后、监管沙盒提出与实施之后、在行业币改和链改之后的冷静期里产生的理性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头至尾阅读,可以看出作者曾参遴选并梳理了大量资料、案例、经验、教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略对策,所以无论作为区块链的作局者、旁边者、研究者还是金融证券领域的专家、学者、监管层,本书都可谓是很专业、很全面、很重要的里程碑式的参考书。
本书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金融与企业事务局长暨国际证监会IOSCO前主席/澳大利亚议证监会ASIC前主席Greg Medcraft、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文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杨涛、香港交易所原董事总经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原架构师左涛、世界经济未来区块链理事会理事/Radian创始合伙人朱晋娜等资深专家学者联袂推荐,或题序,或作跋,更为本书锦上添花,增加了作品的权威性和正统感。
中西比较,远忧近虑。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来自境外的区块链技术虽然本非国人原创,但而今重读比特币白皮书仍然让我们热血沸腾蠢蠢欲动,据说始作俑者中本聪祖籍日本、居于美国,利用算法和数据创建了区块链和比特币游戏规则之后就从人间蒸发,徒余一众世人在他设计的世界里按照预设的规则寻找发现区块并进行交易玩耍。我们是否一定要按照他的思维定势在他的框架体系里走下去,弯道超车或者换道超车有多少价值和意义,这些是笔者作为读者的忧思。抑或大家可以从善如流地以为,既然有游戏道具,何不就此玩一局。但是区块链作为泊来的黑科技之应用于我们的大国重器,却更要审慎深思。也许,这是《审慎变革》里欲言又止的别样意义,亦是吾之感慨嘘唏。
忽然想到另外几个关键词,分布式,这样阳光直率地表达多好,非要绕来绕去地翻译成去中心化,不得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再次温习:数据铁笼、监管沙盒、主权区块链……
几乎整夜未眠,黎明之际带着未读完的《审慎变革》赶最早航班,从北京经由宜春飞往深圳,中转滞留于江西,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航班延误的天上人间正好用于继续阅读并题写感想偶得,不敢曰书评,谨作为笔记。
张闻素 2018年10月18日 北京/宜春/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