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从业价值观之管见
坊间纷纷议论包商银行及其托管于建设银行之相关事宜已经有些时日,每次见到朋友圈转发关乎此案的文章都不禁嘘唏并忆及筹建银行期间我的那几位包商银行同事。一位来自自包商银行战略部,一位来自包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一位是总行行长助理后来升级成为总行副行长。
其中,共事时间最久的当属战略部那位同僚,彼时,他边在包商银行工作、边协助我方筹建银行、边攻读博士后,更重要的是边省吃俭用地供两位女儿读书,适值他的小女儿留学加拿大,为了紧急支付高昂学费与生活费而四处筹款,经过反复演算利息率,最后,他透支了巨额信用卡。我眼睁睁地看着他在草稿纸上计算比较,认真聆听着他在筹款期间的各种电话,因为他是坐在我对面的近在咫尺的同桌。
这是一位父亲的焦虑和担当,当耳闻目睹种种细节之后,对这种精神的钦佩与对其专业精神的敬意,等量齐观。彼时,我们除了一遍遍地增补修订银行筹建方案和各种相关文件,当行文至普惠金融和草根金融的章节段落,他出其不意地抛出他正在拟写的博士后论文,内容大概是基于草原牧业金融的各种做法和思路创新,至今仍然记得其中几个关键词诸如马背银行、三农三牧、社区银行等等关于小微企业金融的新概念。关于中小微企业金融,包商银行适时推出了专营机构,后来不久,包商银行推出了带有卡通意味的“小马BANK”,我想,这大概是包商银行与马背银行的契机也关联。
拜访德国IPC中国办公室,亦是包商银行这位博士后仁兄的盛意安排,因为包商银行自从与德国IPC合作开办微小贷款业务以来业务发展迅速。
德国IPC公司1980年11月成立,开始小贷业务咨询服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开发金融领域,并曾为拉美、非洲及东欧转型经济体制下的许多项目制定了新方法并成功实施。这间机构于九十年代末开始以15-20%的技术股份技术参与发展小额信贷业务,十年发展之后IPC牵头组建了ProCredit控股公司,经营位于东欧、中亚、拉美及非洲的20多家银行,总股本权益3亿欧元左右。在ProCredit业务走向正轨后,2007年IPC咨询团队再次分离并重新专注于咨询。
2005年德国IPC进入中国并通过合作国家开发银行微小企业贷款项目成功地和国内12家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包商银行、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等等,目前包商银行的小贷业务已经取得了成功。除此十几家银行外,德国IPC还与国内的广州农商行、宁夏银行、阿里巴巴等多家金融机构开展了合作。
德国IPC技术的信贷流程包括市场营销、贷款申请、信贷分析、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款回收等过程,总体上与中国传统信贷流程差别不太大,这也正是该技术在国内广为接受的重要原因。其中,每个过程节点都充分考虑小贷特点,能简单尽量做到极简单,比如资产负债表,最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只有7、8个项目。操作流程也很简单,所以信贷员很容易掌握操作要领,更方便银行一线员工从客户那里获取各种所需信息,仿佛举行之劳。
德国IPC技术进入中国因为显得非常“本土化”而很容易复制,再加以其对银行人员的专业要求不太高,而更多则是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考试形式包括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主要考察员工的诚信意识、亲和力、积极主动性等素质。后期则有大量的评测指标来检测不合格员工,淘汰率在20%-50%左右。与IPC合作的银行新员工大都会经过为期3个月培训,内容包括看文档、观摩、课堂培训、实际业务操作等,这个过程也基本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而这样的“传、帮、带”的方法看起来“很中国”“很传统”。
在组织管理层面,德国IPC技术会要求合作银行小贷业务以独立的事业部方式来运作,即总行设立小贷中心、分行设立区域经理并归小贷中心总经理直接领导、区域经理下面是最小额信贷团队,执行团队一般设立于支行层面,每个团队规模大约10人左右,包括1名主管岗、1名后台岗和8名左右信贷员岗,后台岗在业务上和主管岗并没有直接管理关系,日常工作方面后台岗归主管岗管理,内部交叉审核,这样明确分工的机制体现了欧美的分权管理思想。
交叉验证是德国IPC技术的核心,即从两个或多方面对获取的企业数据进行核对,一般包括权益校验、毛利率校验、营业额校验等。交叉验证的作用非常重要,即保证了银行从企业获取的关键数据真实、精确,又可以用于验证贷款申请人的诚信。
这套技术中的图表工具特别重要,主要工具包括时间轴工具、上下游分析工具、资产负债表工具、损益表工具、现金流量表工具等。时间轴工具主要描绘企业或者企业主的从业历程,上下游分析工具用“输入-本企业-输出”的关系图来描绘企业的业务流程概要,这两个方面可以从宏观上说明企业的主营业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则可以分析出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付贷款,权衡度是一般把年收入的70%左右作为贷款还款上限。这些图表因为可读性强,所以很容易被非银行专业人士迅速掌握,金融界人员更是手到擒来。
之后不久,吾亦有次盛意安排即带领银行筹备组工作人员拜访亚洲金融联盟及秘书长,令人啼笑皆非、令人做梦都不会想到的是这间联盟的办公室所在大楼就是包商银行在京的那栋商务楼宇。于是,大家相视哈哈大笑,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机缘之所在。在共事的两三年时间里,作为老同事、老同僚、老同桌,大家时而一起外出工作午餐,如果是他请客做东便会动辄邀请附近的同学一起,有几次与我们同桌共进午餐者是国家统计局工作人员。我们办公室位于那栋楼的西座,而国家统计局位于东座。还有两次,我们用过午餐之后喊服务员过来结账,竟然说账单已经被人结算了,再追问是谁,服务员笑曰人家不让告诉你们。
记得第一次一起出差时进行酒店客房登记,他掏出的身份证上竟然有我不认识的内蒙古文字,原来他是少数民族,当然可以在很早之前的计划生育时代就有正当理由而生了两个孩子。当他为小女儿筹措出国留学的学费之时,亦是我为读幼儿园学前班的女儿办理升小学事宜之际,因为孩子都属于非京籍所以他亦惺惺相惜地出了很多主意甚至舍命陪君子般地复印文件、整理资料、跑来跑去。
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金融机构,无论包商银行在其经营历史曾经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但是都不会影响吾对包商银行那位同事的认知和定义,那位住过蒙古包、赶过羊群、骑在马背上的后来成为博士后的为女儿留学而不惜巨额透支信用卡的孩子,后来他效力的包商银行有了马背银行和小马BANK。
张闻素 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 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