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碳中和: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
2021-12-02 00:01:25
  • 0
  • 0
  • 0
  • 0

一个全面的、动态的、长期的指标体系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是以指数评价模型为基础,开发构建的一套客观、系统、全面、综合、动态的碳中和评价体系,涵盖经济发展、产业特征、能源结构、技术创新、金融财税、环境质量、生态治理、政策舆情等经济社会转型的各方面指标。

指数,或称统计指数,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的一种重要统计方法;指数产生于18世纪后半叶,由于当时美洲新大陆开采的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使欧洲物价骤然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经济学家为了测定物价变动,开始尝试编制物价指数。

指数是一种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动态的相对数,运用指数可以测定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比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可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以研究总平均指标变动中各组标志水平和总体结构变动的作用。指数按所反映的现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前者反映个体经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个别产品的物量指数、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等;后者是表明全部经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工业总产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按下“快进键”,全国各地“双碳”工作布局逐步转向实际推进阶段。厘清各地的碳中和实施基础与发展能力,已经成为统筹推进各地碳中和战略进程的重要前提。

相较世界上其他发达经济体,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发展方式带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要在未来不到40年的时间里完成碳达峰、实现碳中和,既面临着更陡峭的碳排放下降斜率,也肩负着保障经济增长与实现“零碳”发展的双重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与此同时,中国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仍较为突出。如何衡量中国特色碳中和发展轨迹,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将碳中和发展的综合能力作为研究碳减排路径与碳中和轨迹的重要抓手,自主开发编制了一套反映中国特色、地区特征的碳中和发展力指数,为碳中和目标愿景下地区低碳发展能力的综合考量赋予了更全面的内涵与更深刻的意义。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以“五力”驱动模型为基本框架,将地区碳中和发展力结构化分解为成长力、转型力、竞争力、协调力和持续力,并结合地方政府的碳中和政策舆情分析等辅助指标,形成一套“五+N”的体系。

“五力”,既反映了碳中和发展力的基本内涵,也是整个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底层逻辑。借助对“五力”模型的结构化分解,该指数系统阐析了推动地区面向碳中和目标发展的核心动力,为评估和反映各地区推进碳中和的现实条件与发展路径提供了一套客观、系统、全面、动态的全新标准。

2021年9月11日,全国首个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研讨会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召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解释说明了该指数以‘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动碳中和工作部署为基本指导思想,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旨在系统评估各地区推进2060年前碳中和的实施基础、发展条件与工作部署情况,进而把握各地碳中和发展进程,助推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整体协同与综合推进。9月22日,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于线上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个碳中和发展力指数(2021),从地区低碳发展能力研究的视角,力争为碳中和路径设定和双碳工作布局提供创新建议与价值参考。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表示,在各地减排任务趋紧的情况下,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创新价值,有利于为地方政府部署双碳工作提供价值参考。未来,指数可以进一步融合碳中和发展进程中的深层次结构性、技术性与替代性问题,综合考虑地方政府实施碳中和的责任、能力和潜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戴民汉认为,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关键在于靠数据说话,要借助背后的数据依托将指数研究的科学性做扎实。碳中和发展能力实际上是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韧性问题,将衡量地区综合发展的‘五力’指标与韧性指数共同纳入评估体系,是丰富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内涵的重要考量。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五力”分项指标不仅有助于从各方面评价各地碳中和发展进程,还可能提升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据了解,厦门大学推出的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开发编制工作先后历经数据采集处理、指数评价测算、结果分析验证等多个环节,该指数研究团队矢志打造一个全面的、动态的、长期的指标体系。

张闻素 2021/12/01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